『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正方形 Icon 封面故事 Features

臺灣轉型新契機 都市發展更永續

撰文/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電子與系統研究組組長紀昭吟 、研究員鍾銘輝 、研究員蘇明勇

智慧城市可作為「5+2 創新產業」之市場拉力,臺灣在規劃智慧城市發展策略時,必須考量民眾生活痛點,以真正解決問題、滿足需求,讓都市發展更永續。

智慧城市可視為臺灣產業轉型契機


臺灣發展智慧城市歷經10餘年,各縣市建設以治理、交通、安防、健康、育樂為主要面向,並在國際智慧城市的評比上頗具成果。智慧城市可作為「5+2 創新產業」之市場拉力,藉智慧城市應用與地方生活需求對接,強化科技發展與城市及在地產業連結,同時也可作為內需與出口之雙引擎,吸引外界投資,以在地經濟形塑對外貿易的良性循環,結合全球都市化趨勢,為產業「連結未來、連結國際、連結在地」之重點發展議題。

由國際發展趨勢與變化,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必須突顯並解決問題,真正滿足需求、創造價值。這也是臺灣在規劃智慧城市發展策略時必須考量的關鍵,如上圖所示,藉由打造在地建置實績,實際改善城市運作及民生相關問題;並且在建置執行期間,透過系統解決方案的驗證來累積核心能力,提高未來解決方案的輸出機會,開拓海外市場、創造產業效益。


 


四大策略  智慧城市藥帖良方


延續探討臺灣在地需求議題,以下將針對臺灣產業發展運用智慧城市建立系統解決方案核心能力,實際改善城市運作促成國際輸出機會,提出以下四點策略作法。


 


策略一:開放城市平台 共創資料經濟價值


過去智慧城市發展多採取由上而下的思考框架,由政府角度出發配合企業提供解決方案為依據,較少運用新型態數位工具如社群媒體以及線上平台,納入市民需求的聲音。近年來智慧城市運作上,採用開放城市資料市集,透過開放平台的研發環境,讓有價值的資料促成公民,形成新創,例如或芬蘭的科技創業聚會Slush,透過大學、創業社群及聚會,帶動創新創業氛圍,舉辦城市駭客松競賽(Hackathon)發掘突破性的解決方案,鼓勵創業機會。平台得以集結跨國企業、各級政府的專家人際網路,讓各種群體相互交流促成新創機會,改變傳統由上而下的政策決定方式,轉而透過公民參與的模式讓跨領域人才,得以互動溝通、腦力激盪發揮商業價值。


 


擴大民眾參與活動的實現,需透過城市資料市集,市集具備安全控管及交易、交換機制,使用者可於該平台交易商用及開放的資料,同時藉由平台提供的運算工具,協助使用者進行資料集(Dataset)間分析與應用,以創造應用服務與決策建議。資料市集效益可突破單一領域資料的局限性,以資料為核心進行資料的跨領域應用,政府對政府、政府對企業及企業之間促進開放分享。


 


「資料」猶如能源經濟時代之石油為珍貴有價資源,愈多公民投入開發不同應用,將產生更多有價值的資料。未來臺灣發展城市資料市集,需思考策略性選擇開放城市營運資料的對象,除了資料本身價值的計費模式,更須以臺灣產業優先受惠為考量。


 


策略二:把市民變粉絲 翻轉城市運作


以往談論智慧城市大都以公共私營合作制(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PPP)為主要運作模式,這是一種政府與企業於「技術」與「資源」的合作機制,政府單位借重企業的技術專業、營運經驗與財務管理能力來改善城市的基礎建設或公共服務的品質,彼此之間建立於契約形式定義權責與義務。上述的發展往往忽視了真正付費及使用的市民感受,因此長久發展下來容易缺乏市民的信任。此外,PPP 模式更突顯缺乏與市民的互動與市民創新議題,錯失借重群眾外包、社群網路來有效且精準的掌握需求與使用者體驗。


 


現今智慧城市的發展應以公私民合夥機制(Public-Private-People Partnership,簡稱4P)強調跨界整合運作,促成企業、學校、研究機構與民眾參與創新解決方案。除了延續政府借重企業的專業進行合作、制定權責義務之外,更強調市民與政府、市民與企業之間的合作與創新關係。「公私民合夥機制」係指創造讓市民、非政府組織(NGO)團體、在地社群(學校、法人)參與城市價值創造的環境,不同於PPP 僅侷限政府與企業合資模式打造城市價值創造不同,更強調透明、互動與群眾智慧。


 


政府與市民之間運用市民的資源、共享與反饋模式,解決棘手的城市問題,例如南韓政府為了解決城市觀光地區的停車位問題,借重新創業者Ino-On,將觀光區居民因白天上班而不使用的停車位,分享出來,使得觀光客可以迅速找到停車位,同時居民也多獲得一筆收入。財務方面可將民間資本、大眾資金引入計畫之中,例如英國發展智慧城市不完全仰賴政府或企業資金,同時開放「群眾募資」,讓市民有機會投資城市的專案主題,因此智慧城市的發展專案,也轉向由民間企業、公民團體與政府共同訂定,除了資金避免單方面集中於政府而造成財政壓力,也促成擴大市民參與的多元觀點。


 


策略三:集結產業資源 共建智慧生態圈


以開放創新系統平台進行軟硬整合,建置使用者應用生態圈,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如何從創意發想到技術產業化,是近年來智慧城市發展的重要課題,解決此問題必須著重建置,並營運需求導向的使用者應用生態圈,驗證開放創新系統平台,並於過程中讓使用者真實地消費及反饋意見。


 


臺灣智慧城市發展可運用創新研發(Research Innovation),場域驗證(Build Pilot Test),商業試運(Operate Business),移轉創業(Transfer or Spin-off),簡稱RBOT,調整產、官、學、研角色分工,善用智慧城市場域,發展技術產業化機會。例如授權民間企業或法人,組成智慧城市專案,先期選擇前瞻技術研發與基礎研究,作為後續解決方案發展的基礎,再以公民參與為核心,淬鍊新系統的軟硬整合經驗與商業模式,隨著解決方案成熟,再向下擴大市民參與規模,進而擴展系統服務,結合次系統整合,例如交通、金融、觀光、防災資訊應用,形成使用者應用生態系,促使創新解決方案較能夠貼近市場需求。


 


智慧城市系統整合服務業對臺灣產業發展存在戰略意涵,由過去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硬體製造,轉向以軟硬整合形成系統提供服務,最大的優點為提升產業附加價值,也可以透過服務模式做出差異化,並帶動產業鏈整體輸出。然而,一個成功的系統整合服務,有賴於在地實作,臺灣幅員雖小,但反而更容易實現開放創新系統平台的運作。


 


舉例來說,芬蘭打造奧盧城市生活實驗室(Oulu Urban Living Labs),進行線上市民意見論壇、市民互動式公共顯示器交流、公共無線熱點上網等服務,把奧盧用戶納入實際的研發環境,以城市為生活實驗場域,蒐集用戶使用資訊,回饋產品是否足夠商業化,讓開發者更快找到商業化的關鍵方法。如此一來,專案主題、產品、服務與資金都更為貼近市場導向,開放市民、企業、研發機構、大學新創團隊有緊密合作的機會,而政府除了可扮演投資人角色外,更有監督、治理、資源協調與溝通的重要角色。


 


策略四:參與海外試點 智慧城市放眼全球化


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目標應放眼國際市場,以生態圈整案輸出,進而帶動軟、硬體系統出口。早期場域規劃則評估海外潛力合作夥伴/客戶,尤其在全球挑戰之下(Global Challenge),哪些夥伴可提高獲得國際標的機率,例如電子收費(ETC)整案輸出模式,即是一例。


再者,協助業者積極參與海外Living Lab場域試點,聯合海外夥伴拓展市場,其中海外Living Lab篩選原則以可協助國內方案商,複製到第三方海外市場為主。例如義大利Livorno打造智慧港口的實驗場域MobySPOT,當地政府希望打造可連結三大閘口(14E、Sintermar、Galvani)與Vespucci集貨村,建構中央連線監測、控管的中央系統,投資810萬歐元開放九個國家參與,包含瑞典、瑞士、臺灣、以色列等,僅臺灣與以色列為非歐盟國家,智慧港口的目標為提升從港口到岸的進出入貨運(拖板/半拖板)追蹤,並增加港口運輸效率與競爭力。


 


臺灣在參與海外Living Lab場域試點中,聯合夥伴拓展海外市場,並可運用計畫中產生的知識產權,發起新智慧城市計畫。此外,政策上連結新南向政策,深入東南亞與南亞市場,運用與各國雙邊會談,建立官方交流參訪平台,奠基拓展海外的商機,協助引入海外參訪團(如新興市場各國權責單位之關鍵人脈),到臺灣智慧城市實驗場域,參訪系統應用平台場域運作,亦或是舉辦及參與國際性智慧城市論壇活動,藉由國際評比、國際展會推廣等活動,增加解決方案曝光與輸出機會。


 


IEK點出智慧城市升級關鍵


全球都市化趨勢,驅動智慧城市價值的演進,也由城市治理的亮點建設,轉變為著重解決城市居民的生活痛點。臺灣發展智慧城市應與在地生活息息相關,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於年度專刊中,由城市發展的經濟面、社會面、生態面以及治理面提出十大關鍵議題,解題上需同時兼顧產業發展,除了運用新興科技,更應納公民參與力量,以開放創新系統平台,進行軟硬整合,建置使用者應用生態圈,藉此建立系統解決方案核心能力,以在地經濟形塑對外貿易的良性循環,帶動臺灣產業轉型升級。


 

下載全文PDF Icon下載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