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正方形 Icon 編者的話 Editor's Note

智慧科技 城市升級

撰文/許淑珮

都市化是近代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根據聯合國的「世界都市化前景報告」,目前全球有半數人口居住在都市地區,其中擁有超過一千萬人口的「超級城市」更從1990年的10個增加為現在的28個。

都市化也為我們帶來許多考驗,像是環境汙染、交通衝擊、犯罪升高、城鄉差距、所得分配和高齡照護等,都是全球都市共同面臨的重要問題;隨著科技的進步,建構「智慧城市」也成為解決上述問題的重要策略;更重要的是,智慧城市若能進一步創造國際市場機會及提升本國產業競爭力,則更能彰顯其價值。

為了協助產官學研各界掌握智慧城市的發展契機,工研院日前發表2016 IEK專刊《解問題:智慧創新 樂活城市》,同時舉辦關鍵論壇,探討臺灣發展智慧城市的切入點及未來願景。

從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的觀點可以發現,智慧城市的發展必須由「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才能合乎「市場需求」,才有創造價值及扶植產業的機會,因此IEK開宗明義點出了臺灣十大在地民眾生活痛點,分別是食品安全、災害防治、消費購物、環境監測、居家生活、觀光旅遊、行的便利、能源效率、高齡照護及犯罪預防等。若能運用創新科技,針對這十大痛點提出解決方案並建立智慧城市產業供應鏈,將可成為臺灣經濟轉型重要動力。

而同步檢視自身的問題,可以發現目前臺灣產業面臨先進國家再工業化、紅色供應鏈崛起等國際環境變化,若能透過智慧城市應用與地方生活需求對接,強化科技發展與城市及在地產業連結;接著打造在地建置實績,實際改善城市運作及民生相關問題,並且在建置執行期間,透過系統解決方案的驗證來累積核心能力,提高未來解決方案的輸出機會,就能夠創造智慧創新的無限價值。

為了達成上述目標,IEK提出了四項具體的策略作法:策略一、擴大民眾參與活動,策略選擇性開放城市資料。策略二、以公私民合夥機制跨界整合運作,促進智慧城市創新解決方案。策略三、以開放創新系統平台進行軟硬整合,建置使用者應用生態圈。策略四、早期規劃海外潛力夥伴,促成系統整案國際輸出機會。在上述的策略架構推動下,以建構生態環境、社會公平,以及經濟發展的永續城市為目標,便能以在地經濟形塑對外貿易的良性循環。

本期的封面故事也提出二個智慧城市的具體案例,其一為高齡社會的健康照護,當社會邁入高齡化,應思考如何透過改變社會機制,以提升高齡族群生活品質並增加幸福感;其二為結合科技與旅遊,透過科技輔助,將旅途中所需的各種資訊充份整合,以實現便利省時的智慧旅遊。

誠如IEK主任蘇孟宗表示,臺灣擁有適當的國土面積及人口數量,且資通訊產業的實力深厚,發展智慧城市的條件不亞於國際其他大城市,很適合做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試驗場域,若能針對臺灣的在地問題找到解方,透過複製,在國外也能創造市場。本次本刊摘錄IEK的《智慧創新 樂活城市》相關策略與作法,相信會是一個絕佳的開始。

下載全文PDF Icon下載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