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正方形 Icon 創新之鑰 Innovation

用虛擬世界 圓一個實境的夢想

撰文/尹書寧 攝影/黃鼎翔

虛擬實境是近來消費性電子產品中,廣受矚目的項目,利用電腦模擬一個三度空間的立體世界,讓使用者產生如同置身現場感受;二年前由工研院成立的新創公司──跨視代科技,挾著深厚的影像技術實力,已成為臺灣虛擬實境內容的重要提供者。

其中之一。其實虛擬實境的概念起源甚早,自上個世紀中葉開始就已有相關的概念及載具問世,只是大多是笨重的大機台,而且也只有少數人得以體驗;但近年來隨著科技創新,只要一個小小的VR眼鏡,就可以讓消費者進入360度無死角的虛擬實境體驗。

2014年11月自工研院成立的新創公司──跨視代科技,就是臺灣虛擬實境內容的重要供應商,這個當初由四位30歲出頭的工研院研發團隊共同創辦的事業,在產業環境的開展之下,目前已逐漸找到了成長茁壯的利基,從之前工研院時期的五月天《諾亞方舟3D電影》,到2015年中華職棒總冠軍賽Lamigo桃猿與中信兄弟的對戰直播,以及去年與三立電視台合作直播大嘴巴的跨年演唱會,直到今年的金鐘獎虛擬實境直播時,更創造了全球超過45個國家,累計超過20萬人次觀看的空前紀錄,跨視代已經是國內虛擬實境內容的重要供應商。

跨視代科技董事長陳文昭,回想起14年前初入工研院,接到的第一個案子就是做虛擬實境,只是當時的技術還不成熟,甚至需要一個七、八人會議室大小的展示空間,再加上眾多器材的配合才能展示。不過由於軟硬體技術的進步,虛擬實境的呈現方式早已不可同日而語,而跨視代科技的強項,就是結合現場拍攝、3D立體成像和虛擬實境的結合,提供正在成長中的虛擬實境市場更多更好的內容。

跨視代對影像品質要求極高,再加上影像處理居於領先的技術能力,因此才能創造出虛擬實境內容市場的競爭優勢。
跨視代對影像品質要求極高,再加上影像處理居於領先的技術能力,因此才能創造出虛擬實境內容市場的競爭優勢。

技術為本的核心競爭力

以前做3D立體影像,一般是用二台攝影機,代表人的左右眼,製造出立體的影像,不過現在的虛擬實境要求360度的立體環場效果,而跨視代透過四至六台攝影機,同時拍攝前後左右上下等不同的方位,再運用自行開發的即時影像拼接處理的相關技術,就可以呈現出高品質的虛擬實境效果。陳文昭特別強調,跨視代對影像品質的要求極高,再加上影像處理居於領先的技術能力,因此才能創造出虛擬實境內容市場的競爭優勢。

陳文昭認為,因為他們比較早投入相關技術的研發,再加上市場近年來的快速興起,所以也讓公司找到了許多成長的新機會,而Facebook、Google等網路巨擘對於現場直播及虛擬實境的發展,也起了關鍵性的影響,這讓跨視代這種新創公司有了快速崛起的機會。不過陳文昭也特別強調,公司最重要的生存力量還是他們的技術,而且他認為這是工研人一貫的自我要求下的成果,對於技術的要求始終是最高標準,而這也讓跨視代在面對競爭對手時,可以拿出更好的影像品質說服客戶。

跨視代的重點技術包含了幾個要項,其一是「即時拼接系統」,透過利用NVIDIA的顯示卡即時運算,可以進行精準的影像縫接,這是跨視代自行開發的技術,而且國際上具備相關技術的公司屈指可數。其二是影像品質的優化,而且透過跨視代自行開發的軟體系統,把一些過去需要進行後製的流程,在拍攝時即可同步完成。

VR產業鏈仍待整合

然而虛擬實境產業要蓬勃發展,光靠軟體技術還是不夠的,陳文昭認為,還需要一些其他條件的配合,首先當然就是使用者要夠多,因為目前虛擬實境市場還在推廣階段,許多廠商都在砸大錢引導消費者體驗,但這並非長久之計,還是要有市場的支持;不過現在的虛擬實境的硬體還是不夠親民,內容也不豐富,許多消費者對相關的應用也還很陌生。其次就是如何創造商業模式,因為虛擬實境的應用目前還在宣傳期,所以消費者可以接觸到許多免費的內容,可是這種模式不可能持續太久,將來要怎麼讓消費者願意買單,也是一個產業界必須面臨的現實問題。

其實虛擬實境牽涉的層面還不僅於此,以演唱會為例,這當中還包含了場地(舞台、燈光、音效)、歌手、詞曲創作、活動主辦單位的人力等等,所以先決條件是這個產業的利益要夠大,而且如何分配相關的收益,都是未來需要考量的重要條件。

為了促進產業的發展,業界目前成立了臺灣虛擬及擴增實境產業協會(TAVAR),集結了國內外相關軟硬體的廠商共同努力。陳文昭表示,產業發展不能單打獨鬥,成立協會的目的,就是要做為一個溝通的平台,對內可以進行技術的整合、商業模式的發想、經營心得的分享;對外則可以做為一個發言的平台,以及與政府溝通的橋樑。更重要的是,這個協會可以集結臺灣產業的力量,找出彼此的優缺點加以改進結合,就可以一致對外走向國際,因為以國際市場的需求量,一、二家公司也無法負荷,倒不如結合眾人之力,一起去拿大的案子;而且目前產業的態勢是硬體跑得比較快,目前已經出現許多類型的VR眼鏡、頭盔等產品,反之在內容方面則有些青黃不接,這些都是未來臺灣發展相關產業時可以著力之處。

從過去專精技術的工程師,到現在成為能夠對產業前景侃侃而談的公司負責人,陳文昭對於創業這一路走來,也是點滴在心頭。

走一條不同的人生道路

回想在2014年時,在工研院擔任經理的陳文昭,自覺在相關的技術發展上已經做到一個程度,應該可以出來協助臺灣的內容、甚至是文創產業,再加上他所帶領的團隊對於影像的製作都極具熱誠,「我們公司的願景是『呈現最真實的感動』,這是我們一直記在心中的。」對技術深具信心,再加上看好虛擬實境的未來發展,以及工研院對於新創事業的全力支持,陳文昭選擇離開工研院,決定與幾位志同道合的夥伴一同新創成立跨視代科技。

為什麼公司取名「跨視代」?陳文昭說,在創業初期,大家一天想二個名字,在眾多的名稱中,最後公開投票選出了這個多數人喜歡的名字。當時由於阿里巴巴也正火紅,阿里巴巴提出要讓公司的發展超越世代,這個「跨世代」的概念,加上做為一個視覺影像公司,於是就成為「跨視代」的最終命名。不過雖然簡潔又響亮,但搞錯他們名字的個人或公司也很多,「跨世界、跨現代、新世代、新世界……我們若是收集叫錯我們公司名字的名稱數量,大概不下10個吧,甚至還有公司連合約上都把跨視代給寫錯了,」陳文昭打趣地說。

成立公司、決定名稱只是第一步,要讓公司開始運作,才真正是千頭萬緒工作的開始。「從我們出來的第一天,就擔心資金會有用完的一天。」陳文昭透露,公司成立的前一年半,用的都是幾位創辦人自有資金,一直到今年九月才完成增資,然而錢的問題雖然重要,但卻絕非跨視代面臨的唯一問題。

在工研院任職的時候,由於公司分工清楚,所以當時的陳文昭只要專心於研發領域即可,頂多涉及一些管理工作,其他的會計、法務等等工作都有專職的部門協助;但自己出來創業,所有工作不但要從頭學起,很多事也無法假手他人,其他像怎麼說故事來自我包裝、金融操作等等事務,也都是這群年輕工程師的人生初體驗。

矇著眼睛摸著石頭過河

二年前公司成立時,這幾位決定創業的工程師基於對彼此的信任、對影像技術的熱情,以及對產業前景的想望,他們相信可以一起達成一個遠大的目標,於是義無反顧地決定讓自己離開技術研發的舒適圈,投入另一個人生的新階段。

為了解決複雜的財務數字,跨視代找來會計師協助;也時常回工研院尋求資源,各類商業面的問題,舉凡股權設計、募資流程、營運計畫書的撰寫原則及修改等等,都得耐著性子一一面對及解決。一般通稱探索新領域為「摸著石頭過河」,不過陳文昭形容,他們這群人更像是「矇著眼睛摸著石頭過河」。

至於催生跨視代的工研院,至今仍然與這家公司維持著緊密的合作關係,也一直是跨視代的重要支撐力量。輔導新創公司無數的工研院,熟知新產業不足的地方有哪些,再加上跨視代過去與工研院院內的相關單位合作許久,直至跨視代成立之後,這些合作都在持續進行。陳文昭特別強調,有工研院的協助,外界的評價也自會不同,不論在技術面、商業面或是業務面,業界會認定,與跨視代合作,將會包含工研院的整體服務,也會對公司的技術或體質更具信心。

跨視代的願景是『呈現最真實的感動』,而「跨世代」的概念,加上做為一個視覺影像公司,於是就成為「跨視代」的最終命名。
跨視代的願景是『呈現最真實的感動』,而「跨世代」的概念,加上做為一個視覺影像公司,於是就成為「跨視代」的最終命名。

創業帶來的人生歷練

總結創業至今的心得,陳文昭認為自己與夥伴們做了一件不會後悔的決定,可以讓自己看清楚這個世界的運作模式;而且生命是如此地短暫,如何創造自己更大的價值?創業是一個絕佳的方式,「因為它會榨乾你所有的能力,你必須去習得十八般武藝,而且必須更了解自己,是一個對自我及對外在環境最直接的認知方式,」陳文昭流露出工程師難得的感性指出,這個經驗不管是成功或失敗,都能得到極大的提升,也相信未來人生不管做什麼都會有極大的幫助。更重要的是,創業讓夥伴們學會對自己負責,在適當的時機下決斷,「寧願做錯決定也不要猶豫不決,如果什麼都不做就無法持續往前走。」

成立二年的跨視代科技,如今正要面臨收成起飛的階段,今年營收預估比去年成長三倍,陳文昭更定下了明年翻倍成長的高標準;而在首次的增資之後,公司也招募了幾位數位影像方面的專業人才,希望能在累積多場成功的商業測試之後,讓公司穩定地營運成長,在虛擬實境應用市場不斷成長的態勢下,將來更希望能挑戰亞洲、中國大陸,甚至北美市場,創造更多無限的可能。

下載全文PDF Icon下載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