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正方形 Icon 產業焦點 Focus

技術搭台 文化唱戲 走出族群產業新路

撰文/陳婉箐 圖片提供/工研院

工研院推動在地產業,積極參與「原住民族產業示範區推動計畫」與「客家產業群聚創新推動計畫」,以文化意涵為主軸,運用農業科技,在屏東原鄉打造紅藜產業,在花蓮客家庄開發創新米食,協助在地小農群聚化,走出族群產業新路,增加就業機會,吸引青年回流。

「技術搭台,文化唱戲。」工研院產業服務中心地區產業組副組長李士畦用這八個字,為工研院協助推展臺灣特有的族群產業定調。近幾年,工研院協助屏東原鄉與東部客家庄發展族群產業,以群聚串聯模式,打造產銷互惠,也活絡了在地的經濟。

農業六級化 創造加乘綜效

臺灣特有種紅藜,已正名為「臺灣藜」,是原住民族使用百年以上的傳統作物,在南部及東部的排灣及魯凱族領域栽種數量較多。紅藜的營養價值及抗氧化力相當豐富,含高量優質蛋白質、膳食纖維及有機礦物質硒、鋅及鍺等,有「穀類紅寶石」之稱。與紅藜有近親關係的藜麥,曾因高營養價值,在2013年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訂為「國際藜麥年」,成了國際間熱門養生食物。

過去原住民種植紅藜,屬於「配角」作物,並未大量栽種,更無產業化可言。為發展原鄉特色產業,工研院於2015年8月加入原民會三年計畫,在屏東縣原鄉導入「農業六級化」,以「農業種植(一級)X加工製造(二級)X 物流販售(三級)」的模式,希冀創造加乘綜效,建立產銷平台,讓農村生產者的收益增加、讓農村產業升級。

李士畦指出,紅藜去殼粉末化後,可以添加在不同種類的產品中,市場機會廣泛,包括食品、美妝、藥妝、飲品等都有機會發展,但原住民缺乏資源與技術使其產業化,這是工研院加入的主因。而產業化的前提是產量要夠多且穩定,因此,工研院分三階段進行,首先以生態技術增加產量,其次協助原住民成立組織,成為紅藜原料的直接供應商;再引薦二/三級廠商加工成各式產品,省去盤商低價收購,對原鄉農民產生剝削。

紅藜是臺灣原住民耕作幾百年的營養主食,為五穀雜糧的一種,但過去並未大量栽種,更無產業化可言。
紅藜是臺灣原住民耕作幾百年的營養主食,為五穀雜糧的一種,但過去並未大量栽種,更無產業化可言。

生態農法 紅藜產量倍增

李士畦說,為了取得當地原住民的信任,必須在三個月內看到產量增加的成效,他們才會相信工研院是有能力幫忙的。工研院團隊在屏東縣三地門鄉馬兒部落建置IoT智慧示範場域,架設特用作物栽植管理系統,檢測後發現該處山坡地土質pH值偏酸,地力相當貧瘠,不利紅藜生長,決定採用「生物炭技術」,將炭化後的漂流木或稻殼添加不同比例的天然礦肥後施入土壤中,利用炭材超強吸附力留住作物所需的礦物質與營養元素,並且調節土壤酸鹼度與含水量,僅花六天左右的時間,pH值就變成六至七,趨近中性,剛好適合紅藜生長。

有了肥沃的土壤滋養,2016年3月首次收成,每分地產量增加二至三倍,紅藜品質也明顯變好,葉寬、株高與穗長都增加,空包彈明顯減少,不施任何化學藥劑的生態農法,成本比慣行農法低,收益也明顯增加,讓農民有了信心,要和工研院走下一步。
工研院從馬兒部落逐步推廣,自屏北的三地門、霧台、瑪家鄉,到屏南的獅子鄉,都可見紅藜的蹤跡,種植面積約30公頃,占全臺紅藜種植區域逾30%。「不打團體戰絕對贏不了,對原住民最直接的幫助就是增加紅藜產量,再幫他們組織起來,成為唯一供應商,搶回價格主導權。」李士畦說,目前屏東約有160戶農家生產紅藜,屏東縣政府去年10月協助成立「屏東原住民特色農業推動協會」後,已有三分之二加入協會。

工研院產服中心副組長李士畦協助紅藜產業發展,成本比慣行農法低,收益也明顯增加,讓農民有了信心。
工研院產服中心副組長李士畦協助紅藜產業發展,成本比慣行農法低,收益也明顯增加,讓農民有了信心。

媒合廠商 提升附加價值

李士畦認為,協會要壯大一定要做二級加工,現在原住民還缺乏資金做這些事,於是工研院幫忙媒合可靠的夥伴,像是曾獲工研院技轉的高屏地區生技、化妝品廠商,協助生產品質良好的化妝品、飲品、酵素等原料,也因為業者應用工研院的技術,就必須同意向原住民購買原料並提供簡易的生產技術指導,這種產銷機制建立後,未來就交由協會自行與廠商接洽,工研院從旁協助即可。將生態化植物健康管理條件數據資訊取得,並與區域農業改良場進行農工合作,提供原住民紅藜生產SOP手冊,培訓出來的原鄉種子新農民,就成為了屏東原住民紅藜產業發展的原動力。

中心輔導團隊接下來的重大任務就是協助原住民擴大部落種植面積,2017年要達100公頃以上,長期目標為150至200公頃。因屏東原鄉部落的田地分散,仰賴行動載具串連,正著手開發簡易型萃取設備與機動去殼機等設施,方便小發財車載運。

「除了商業化,更重要的是背後的文化意涵,這是想從市面上眾多紅藜產品中脫穎而出的關鍵。」李士畦說,對原住民而言,原鄉文化與環境是最佳賣點,協會日後無論是成立合作社或公司,甚至是發展電子商務行銷,朝國際化發展,都必須從文化角度去包裝產品,才有辦法吸引生意上門。

工研院也與原鄉國小洽談,在課外讀物或教材中加入紅藜元素,從小培養原民小朋友對原鄉文化的認同,從技術端、產品端到教育端,全面鋪陳紅藜產業在原鄉的深根,待所有「武器」都準備好了,李士畦研擬在下一期三年計畫中,推動紅藜生態科技莊園,結合屏東生態旅遊,提升觀光產值,進而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如同紅藜成熟時閃耀著絢爛色彩,原鄉紅藜產業正迎接著美麗的蛻變。

東部區域性並不像西部集中,作物價格操之在盤商手上,經工研院協助後,形塑出稻米亮點,做出市場區隔,大幅提升產值。
東部區域性並不像西部集中,作物價格操之在盤商手上,經工研院協助後,形塑出稻米亮點,做出市場區隔,大幅提升產值。

技術加值 融入客家精神

翻越中央山脈,花東縱谷裡也悄悄進行著「東客米庄」產業創新。客委會委託工研院執行「客家產業群聚創新推動計畫」,以產業技術升級為目標,透過群聚輔導方式,協助相關業者融入客家文化意涵,完成開發「好客米」系列加值產品。

李士畦觀察到,東部客家庄的區域性並不像西部集中,客家人、原住民、新住民各占三分之一,彼此和睦相處。而在花蓮縣富里鄉一群20、30歲出頭的年輕小農,因相同理念而群聚,他們留在東部的原因各異,有人始終不曾離家、有人返鄉協助家業、也有人來做研究論文就此留下,或是在海外闖蕩後率性移居。

青農(青年農民)眼見作物價格操之在盤商手上,決心走自己的路,透過新世代擅長的電子商務自產自銷。但單靠販售稻米,獲利實在有限,經工研院協助後,形塑出稻米亮點,做出市場區隔,大幅提升產值,預估單一產品一年可增加上千萬元營收。

客家傳統飲食文化給大家的印象是「吃重鹹」,李士畦說,團隊為了扭轉這個觀點,主打「健康」元素來吸引消費者,不過,有機米已經在市場上推很久,必須有更特殊的產品,才能引起注意。由於客家人自古即是尊天敬地的民族,又以米為主食,對稻米有著深厚的情感,工研院結合兩者概念,衍生出「五行米」的靈感。

小農們共同決定相對應的自然素材,包括在地生產的火龍果、薑黃、芝麻與綠茶粉等,添加進白米中,形成獨樹一幟的五行米。
小農們共同決定相對應的自然素材,包括在地生產的火龍果、薑黃、芝麻與綠茶粉等,添加進白米中,形成獨樹一幟的五行米。

善用在地食材 發揮群聚效應

李士畦打開一盒色彩繽紛的五行米說,五行中有金木水火土,小農們共同決定相對應的自然素材,包括在地生產的火龍果、薑黃、芝麻與綠茶粉等,添加進白米中,形成獨樹一幟的五行米,外觀討喜、內在營養,送禮自用兩相宜。

有別於一般高溫萃取易破壞營養,工研院採用的「多重壓差超音波萃取」技術,利用不同壓力控制去破(植物細胞)壁,萃取出高濃度的天然養分,因為技術早已純熟,可以快速組合衍生出新產品,2016年5月開始構想,8月即推出五行米。

「年輕小農行銷能力很強,缺的是創新產品。」李士畦說,除了五行米之外,工研院還幫忙想出「舒服米」與「高纖米」兩種混搭式產品,以「冷凍乾燥」技術,將在地天然素材如金針菇、南瓜、地瓜、香菇、紅豆、高麗菜等,和白米、糙米搭配在一起,不僅豐富了米飯口感與營養,也能發揮產業群聚的效應。

此外,工研院還利用米的廢棄物米糠或稻殼來做萃取,開發出米糠皂、面膜及精華液等產品,提升稻米的附加價值。2016年10月間,在富里鄉永豐社區舊糖廠舉辦的「穀稻秋聲」草地音樂會,湧進三、四千名西部遊客,小農試賣創新米食與產品,反應熱烈,順利打響第一炮。

本計畫還有一項特殊產品──富里鄉羅山村著名的泥火山豆腐,取用泥火山水作為凝固劑,口感綿密,但保存期限約三天,不利觀光客購買回家,經工研院導入「常溫天然保鮮」配方技術後,協助業者將保存期限延長10到15天,風味不減,更有利於宅配銷售。

文化行銷 族群產業利器

除了技轉,考量東部資源較少,工研院去年初在花蓮美崙成立約100坪的「自造者空間OMEGA ZONE」,備有各式機具,可供當地業者試量產,縮短送至外地試量產的交通往返成本,減輕小農的資金負擔,又可快速看到成果,突顯以科技改善農業的實力。

「東客米庄是找出創新亮點,紅藜產業則是從無到有的過程,快速的技術導入與組合是工研院最大貢獻。」李士畦表示,相關技術在工研院既有的科技專案計畫,或是院方自發性研究計畫中早已開發出來,過去主要應用在藥物或健康食品上,我們思考的方向是如何協助族群產業,能夠像電子業或生技業得到技術支援,也就是讓工研院的技術可以多元運用,成為推動科技農業的重要手段,從這個角度出發,工研院的貢獻就擴大了。

李士畦重申,「技術對工研院而言不是問題,如何用文化包裝產品,才是重點。」不管是原鄉紅藜產業或是東部客庄米食,導入工研院技術後,還是得由在地農民為產品說一個打動人心的好故事,增加行銷利器,族群產業方能永續經營。

下載全文PDF Icon下載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