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正方形 Icon 專欄 Column

台灣的AI元年 從此刻開始

口述/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 杜奕瑾 整理/陳婉箐

被PTT鄉民奉為「創世神」的杜奕瑾,今年3月卸下微軟人工智慧團隊亞太區研發總監職務,返台成立「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備受各界矚目。工研院特別邀請他以「台灣的AI元年,從此刻開始」為題演講,分享對人工智慧發展的看法。



很多人好奇,「為什麼杜奕瑾要離開微軟?」我想,只是純粹想回來吧!我出生在高雄,在台北念大學,台灣是我的家,家人也在這裡,因此想回來拋磚引玉做點事。人工智慧實驗室將致力於「數據、算法與體驗」三大方向,結合台灣本地的優勢,以國際的視野先去開發AI在台灣的場景,從想法到實驗,從實驗到新創,自然而然產生一個個組織的力量,無形中提升台灣軟體的競爭力。

宿舍裡創下傳說

常有人問,什麼是「創業家精神」?我是這麼想的,「當大家都認為不可行,你還相信它是對的,並且把它做出來,就是創業家精神。」

回想在撥接網路時代,政府做了一項重要決策,就是架設台灣學術網路。但「網路」代表什麼?那時大家還不太清楚,對學生來說,就是方便打電玩或聊天的工具,而我也成了台灣第一批成天掛在網路上的學生之一,批踢踢實業坊(PTT)就是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誕生。

政府提供學術網路環境,讓學生可以用很低的成本架設網站,很多人開始在學術網路架設自己的網頁,1995年我就讀台大資工系二年級時,在台大宿舍裡,用一台486電腦架設BBS站,而這個站就用我網路的代號「PTT」命名。

創辦PTT後,我和學長陳正然(蕃薯藤創辦人)合作,一起將蕃薯藤(Yam)轉型為商業入口網站,蕃薯藤也成為華文界第一個搜尋引擎。

從解決問題著手

我很幸運,畢業後一直不太需要好好的找工作,而是在找自己喜歡的事做;我特別想去鑽研、解決手邊的問題,而這種態度也讓工作找到我。

2003年我以「既非美國公民、也無美國學歷」的身分錄取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人類基因研究所,從事癌症基因檢測系統的開發;2006年,加入微軟西雅圖,之後到微軟研究所總部,從事搜尋引擎的研究。

微軟為與Google抗衡,由沈向洋博士成立網路服務研究中心,開始著手搜尋引擎「Bing」的設計與研發,我有幸在早期成為其中一員。2012年微軟開始有跨部門的人工智慧助理想法(Cortana),我也有機會參與,之後成為亞太區研究總監,主導美國市場以外地區人工智慧的研發。

AI技術與時俱進

台灣想發展軟體,AI是個機會,若從用戶的角度去著手,可以做的事就很多了,以人力重覆做的工作,未來都可能用AI代替。

以微軟為例,2015年達成一個里程碑,運用GPU,在影像辨識系統測試標竿ImageNet上寫下新紀錄,針對ImageNet標註的影像進行分類,創下高於96%的正確率。而在語音辨識作業上,微軟2016年將錯誤率降至5.9%,正確率幾乎與正常人轉述同段話差不多,這意味著「聽打」工作日後也可用AI取代。

在具體語音辨識及語意理解應用上,微軟為麥當勞設計的自動點餐系統,客人只要到「得來速」對著機器說餐點名稱,幾秒內,機器就會自動產出點餐內容,不需倚賴人工接聽與輸入,正確率相當高,不僅加快點餐與出餐的速度,也可節省人力成本。

全球科技業重金部署

除了微軟之外,全球科技產業的巨擘,競相重金部署AI領域,有分析師認為,隨著AI時代來臨,科技業排名勢將重新洗牌。其中,又以線上購物龍頭亞馬遜(Amazon)動作最突出,Amazon去年底在西雅圖開設首家新型態超市「Amazon Go」,標榜商品可以「拿了就走」,不用排隊也不必掏錢,就能完成交易,背後運作的就是AI,每個貨架裝有攝影鏡頭感測器,可知顧客取走什麼商品,再運用人臉辨識技術,自動到顧客的帳戶結帳。

此外,內建亞馬遜人工智慧助理Alexa的「Amazon Echo」,採聲控模式,能幫人播放音樂、提供交通及天氣情報、確認行事曆、控制智慧家電,甚至還可叫Uber、預訂披薩。根據eMarketer今年4月公布的資料,全美智慧喇叭市場,亞馬遜市占高達七成。亞馬遜因成功抓住AI和IOT兩大科技主流,受到投資人青睞,股價不斷飆升。

IBM人工智慧系統「Watson」近年也大有突破,除了會看病,還可剪接影片,研究人員「餵」給Watson百部經典恐怖片預告做深度學習後,在Watson協助下,工作人員只花24小時就完成電影《魔詭》預告片,較傳統10至30天縮短許多。

Google投資的波士頓機械狗(Boston Dynamics BigDog),更變身家事小幫手,不僅會幫忙收杯子、丟垃圾,還可幫忙從冰箱拿出可樂給主人。AI甚至能模仿聲音,加拿大一家名叫Lyrebird的新創公司,開發出語音合成技術,只要擁有一分鐘的聲音檔案,AI就能模擬任何人的聲音。就連大師畫作也難不倒AI,已有App能將照片變成畢卡索、梵谷等名家風格。種種的應用模式,都可顯示AI商機無窮。

取代人腦還需時間

不論人口大小,先進國家都在發展AI。人口5,000萬的韓國,計畫五年投入一兆韓元打造AI研發中心;加拿大人口3,500萬,要撥出1.25億加幣,資助頂尖大學城研發AI技術;英國政府挹注1,700萬英鎊,資助大學AI與機器人相關研究計畫;新加坡今年5月宣布,預計在未來五年投資1.5億新加坡幣,發展AI及資料科學。

中國大陸當然也沒缺席,在官方大力支持下,無論是論文發表或招商引資政策,都展現出「超英趕美」的企圖心。和美國在各行各業有較深投入相比,中國大陸主要集中在百度、阿里、騰訊三巨頭,根據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的最新研究,在技術突破和應用機會不斷拓展的雙重推動下,中國大陸的AI發展已近臨界點,具備實現大規模商用的潛力。

常有人問,AI會取代人腦嗎?像AlphaGo下棋已經贏了世界棋王。其實,人的大腦約有1,000億個神經元,現在最先進的影像辨識,神經網路數量只做到152層,就算做到1,000層,從1,000到1,000億,還有八個零的差距,AI有可能做到比人腦複雜,但需要時間去演進。

台灣具發展AI潛力

台灣人口少、市場小,並不會影響軟體業或AI發展。軟體的技術沒有國界,並不會受限在某區域,只要在一個市場成功,在全球都可以成功,最簡單的例子,大家常用的通訊軟體LINE,就是在人口不多的南韓做的。台灣作為一個好的培養皿,絕對足夠讓軟體、AI產業落地發展並行銷全球。

我深深相信,鄉民是很有創意的,出發點不是為了利益,而是有解決問題的決心,AI的重點也在於解決用戶的問題。只有要創意有想法,都可以把身邊的事變得好玩。當我們在講軟體的創意是什麼?就是去發想身邊的體驗,敢去想像、去實驗、做出來,證明你的想法是對的,一旦做出來,世界就會跟著你轉。

希望台灣可以思考,如何利用人工智慧結合既有的大數據,去做一些不一樣的體驗,開創出新藍海。也期望藉由大家一同努力,台灣的AI元年,就從此刻開始!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成立目的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將朝三個方向去做創新:大數據、演算法、用戶體驗。台灣要利用自身的長處,以用戶體驗為中心,去解決問題,建立出好的資料庫與演算法,以台灣過去累積輝煌的成果,肯定能為未來發展加分。

下載全文PDF Icon下載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