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正方形 Icon 創新之鑰 Innovation

突破量產難關 創新技術十年磨一劍

撰文/王珮華 圖片提供/工研院

把創新技術比喻為初生嬰兒,大概能理解從懷孕到生出健康寶寶是多麼不容易的事。鋰電池易爆問題困擾科學家許久,從找出防爆配方,到量產防爆產品,工研院STOBA團隊逐一突破難關,終於抵達技術成熟的彼端!

創新技術的開發歷程就像漏斗,」率領團隊成功研發鋰電池防爆材料STOBA的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組長潘金平有感而發,他表示,能走完整個開發歷程、進入市場的技術,是通過一層層淘選,最切合研究目標的成果。這個過程充滿風險,不是每一個技術都能走到終點。

創新鋰電池防爆材料STOBA在研發歷程中,逐一突破困難,終於抵達技術成熟的彼端。
創新鋰電池防爆材料STOBA在研發歷程中,逐一突破困難,終於抵達技術成熟的彼端。

潘金平率領的研究團隊,從2004年起投入鋰電池防爆研究,意外發現,原本為了改善電池正負極板黏合度的STOBA材料,竟然有防爆效果,經過鍥而不捨的測試,終於觀察到STOBA運作原理,完成實驗室驗證,並於2009年獲得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的殊榮。

獲獎之後,真正的挑戰才開始,「2009年導入電池廠試量產,不斷驗證微調,又花了兩年,」潘金平回憶,試量產階段出現瓶頸,就是廠商往往為追求電池的高能量密度,盡可能去壓實材料,但加入STOBA的電池卻變得易脆,不好加工,「如果無法突破,可能就會因為加工性不好,導致整個計畫停擺!」還好,在多次調整配方後,解決電池易脆的問題。成功量產的STOBA防爆電池,2013年更成功導入中華汽車全系列電動機車。

工研院自2012年導入TRL機制,當時STOBA已通過β test試量產,進入TRL 8,距離量產只差臨門一腳。STOBA的防爆功能,也吸引了全球知名化學公司三井化學,對STOBA進行研究與市場可行性評估,最終在2014年,STOBA正式授權三井化學在台投資生產,距離潘金平投入鋰電池防爆研究,整整花了十年。

「TRL就像一把尺,是客觀的評估標準,讓研究團隊乃至外部人士,都能了解創新技術目前的狀態,」潘金平說,透過TRL評估,可衡量是否投入後續資源,也便於跨領域的合作研究,溝通更有效率。

「一般創投公司投資10家新創,有1家能夠成功獲利,已是不錯的成績,」潘金平表示,創新技術研發從一個好點子開始,到能夠成立新創公司進行募資,這當中的成功機會,甚至不到1/100。正因創新技術產業化的路上充滿不確定性風險,TRL提供了明確的方向與各階段目標,幫助發明家不至於迷失,也讓大眾更有機會享受創新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

下載全文PDF Icon下載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