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337期2020年1/2月號

出版日期:2020/01/15

正方形 Icon 封面故事 Features(一)

跨領域技術打造接地氣人才

撰文/梁雯晶

工研院產業學院執行長周怡君。
工研院產業學院執行長周怡君。

人才是國家重要資本,也是企業競爭的驅動力,扮演國家智庫角色的工研院,除了積極開發尖端科技,讓新技術在企業落地,讓人才在企業茁壯,也是臺灣競爭力重要根源。

工研院產業學院執行長周怡君表示,工研院有最強大的研發能力,為做到技術深入產業,在全臺北中南都設有人才培育據點,其中南部最重要的任務是提供在地最需要的產業人才訓練,將工研院的技術能量帶入南部產業,同時結合在地產學界師資,協助產業升級轉型。

掌握產業需求 客製化接地氣課程

為服務南部的中小企業,工研院除了擁有當地師資,在南部也有工研院的院友會可以協助,周怡君強調,為使人才與技術在企業落地,工研院也會固定參與南部中小企業經理人的討論會議與交流活動,從中了解中小企業現有困境及瓶頸,再開辦相關課程。這類針對企業在職人員開辦的課程占了8成以上,例如耐蝕防護與表面處理技術、工業廢水零排放與減廢技術之應用、太陽光電系統規劃設計實作或專利管理應用等,因應地方產業特性或需求之相關課程。

另一部分是針對有心轉換跑道或是尚未就職的社會新鮮人開辦課程,舉例來說,工研院因應新能源科技浪潮,結合優秀專業師資,開辦電動車機電整合課程,同時搭配經濟部電動機車人才認證進行規畫,待訓練完畢、取得證照後,也會推出就業媒合活動,建立產業與人才橋梁,「這麼一來,企業不但可以找到適用人才,這些人也因為證照專業為自己加值。」

不光是新能源科技,南臺灣在政府支持下,能源轉型發展方興未艾,工研院特別開辦智慧電網課程,著重就業導向、實戰操作、多元學習與未來議題等專業課程,培育南部頂尖的電網管理人才。此外,成立智慧電網人才聯盟,主動找優秀的同學進來受訓,成績優異的學生可以獲得聯盟廠商提供的優渥獎學金,「最終目的是讓有人才缺口的產業,透過工研院的訓練獲得補充。」

多元培訓方式 讓南部學習無時差

光是2019年,工研院在南部連同大型研討會和專業技術課程推出了至少80個場次,訓練超過1,600個人次產業所需人才,為了持續深耕南部人才,不只實體課程,工研院也積極規劃以現場直播及數位學習之方式,讓南部學員持續獲得新知,此外,為了培訓跨領域之人才,在課程設計上,也朝向虛實整合以擴大學習效益,讓學員可以在實體課堂或線上平台進行歷練及交流,同時強化溝通、協調、系統整合等軟實力。

周怡君表示,未來工研院將持續結合產官學研多元資源,把長期在研發與技術創新經驗轉化成南部業界的學習動能,為南部培養更多科技創新人才,促進產業轉型,創造新價值。

下載全文PDF Icon下載全文PDF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