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出版日期:

正方形 Icon 封面故事Features

搶進電動車領先優勢,就在未來兩年!

文/陳帝鴻

電動車
電動車

繼全球首款量產電動跑車Tesla Roadster與Mitsubishi的iMiEV先後上市,
以及只租不賣的Mini E進入消費者實測後,
國內自主品牌納智捷,也發出革命第一槍,發表首款電動原型車Luxgen EV+。
面對這一波電動車革命,納智捷手上握的是什麼牌?機會與挑戰何在?

初 秋的9月,國內各大媒體頂著秋陽聚集在三義裕隆廠區,為的是進行首款國產電動原型車Luxgen EV+首度公開試駕。Luxgen EV+不需要加油,只需要充電,也沒有引擎、油箱和排氣管,取而代之的是電池、馬達以及電能動力控制系統(PEU,Power Electronic Unit);由於不需要傳統內燃機引擎,所以完全零排污。

Luxgen EV+更勝汽油車的加速表現,以及傳統內燃機動力難以比擬的敏捷輕快特質,都令與會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過去的電動車,往往有腳一鬆開「電」門踏板(即傳統油門踏板),動力輸出便明顯驟降的缺失;但經過特別調校的Luxgen EV+,即使在行進間突然鬆開「電」門踏板,也不會出現類似「引擎煞車」的明顯頓挫,表現相當線性。

更可貴的是,不像已量產上市的Tesla Roadster、Mini E與Mitsubishi iMiEV,都是兩人座或四人座的小型車,Luxgen EV+不但是全球首款七人座MPV電動原型車,更成為國內汽車產業未來能否後來居上、領先全球的機會所在;台灣自主品牌能不能在這一波全球電動車革命中取得關鍵角色,幾乎就看這一役了。

沒有自主品牌,沒有電動車

裕隆汽車副總經理李俊忠指出:「裕隆汽車成立於1953年,我們很早就有自己的研發單位。針對電動車這個議題,我們一直有在study。但是一直沒能夠很認真地朝商品化、量產化去進行。」

「之所以沒有朝商品化、量產化去走,除了因為電動車的技術面還有成熟空間之外,最關鍵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沒有自己的自主品牌。所以裕隆根本不可能拿日產(Nissan)的車、通用(GM)的車、或任何國際品牌的車,然後在台灣研發、設計,把它改成電動車。」

李俊忠解釋:「雖然以前我們曾經拿日產的車,在台灣做外型和內裝的差異化改造,比如說Cefiro、Sentra、Verita等;但是因為外型和內裝的差異化,不涉及車體結構與動力心臟的改變,所以原廠還會放行。一旦牽涉到像電動車這樣動力心臟的改變,我想沒有一個國際品牌會允許我們在台灣這麼做。」

「這也是為什麼自主品牌與自主研發,對台灣會這麼重要的原因。」他強調:「因為唯有你自己可以當家做主,你才有可能將電動車朝商品化、量產化去發展。納智捷也才能夠在2008年10月9日,正式對外宣布我們將以電動車做為重要的發展策略;今年9月中旬就有MPV原型車Luxgen EV+發表;從今年第三季到明年第二季之間會進行示範運行;狀況理想的話,2010年第三季就能夠進入量產。」

繼全球首款量產電動跑車Tesla Roadster與Mitsubishi的iMiEV先後上市,
以及只租不賣的Mini E進入消費者實測後,
國內自主品牌納智捷,也發出革命第一槍,發表首款電動原型車Luxgen EV+。
面對這一波電動車革命,納智捷手上握的是什麼牌?機會與挑戰何在?

汽油車先發,電動車後至

主打100%國產納智捷,一圓裕隆集團為國人的汽車裝上輪子的夢想。
主打100%國產納智捷,一圓裕隆集團為國人的汽車裝上輪子的夢想。

不同於其他國際汽車大廠進入電動車市場的方式,多以為電動車打造專屬平台為切入,並且絕大多數是中小型車,比如說Toyota的Prius、GM的Volt等;納智捷的策略,卻是與汽油車共用平台,並優先從7人座大型MPV著手。

「因為我們一直認為,電動車的發展,絕對不是一夕之間去取代現有的汽油車,一定是從少量生產慢慢發展起來;偏偏汽車產業講究的是規模經濟,量一定要大,成本才有機會變低。」李俊忠分析:「國際汽車大廠之所以能夠替電動車打造專屬平台,在每一個地區都走少量生產的路,是因為他們已經在世界各地站穩腳步;比如說日產的電動車,可以在日本、美國、歐洲各地都少量生產,然後逐漸形成經濟規模。」

「但是納智捷不是。我們一定要先在自己的地方站穩腳步,以後才有機會走上國際舞台。當我們量這麼少的時候,我們就不可能為電動車打造專屬平台。因此我們才會確立與汽油車共用平台的策略;未來納智捷的每一款汽油車,都會有電動車做為衍生車種。這樣一來,電動車對我來說就是汽油車的『衍生產品』,而不需要從零開始研發。」他解釋:「這樣的策略,不是對或錯的問題,而是在現實的條件之下,就台灣的自主品牌來說,這是現階段要發展電動車比較可行的策略。若是一定要等到我們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了營銷點,具備了經濟規模之後,再回頭來為電動車開發專屬平台,發展電動車,我想一切都太遲了。」

結合台灣資源,創造產品差異

採用與汽油車共用平台策略,主要有兩大好處。最大的好處是使納智捷很快就有電動車可以量產上市,只要性能表現與造車品質夠好,便很有機會在全球汽車產業的新能源趨勢之下,形成引人矚目的亮點。

第二個好處是,不像使用專屬平台的國際大廠電動車,只有單一車型,往往要等上許久,才會有下一個電動車型;但納智捷的每一個車型,都會有電動車,等於讓電動車有機會進入每一個市場區隔(segment),並且形成完整的「電動車產品線」,讓納智捷的電動車進展得比別人更快、更多元。

除了與汽油車共用平台之外,納智捷電動車的第二個特色,是採用輸出功率較大的交流電(AC)馬達,而不是直流電(DC)馬達;這也是為什麼納智捷會決定與來自美國洛杉磯的ACP(AC Propulsion)公司,成為合作夥伴的最主要原因。

成立於1992年的ACP,早期曾參與GM的電動車計畫,80%為台灣資金投資。目前已量產上市的Tesla Roadster(M-Benz擁有10%股權)、進入消費者實測的Mini E(屬BMW集團),皆採用ACP的電能動力管理系統,Luxgen繼雙B集團後,成為ACP的第三個全球合作夥伴。

李俊忠分析:「汽車用的直流馬達技術,也許相對成熟,但在輸出功率上,目前仍很少能夠突破100kW,因此許多國際大廠推出的電動車,都侷限在小型車,比如Mitsubishi iMiEV、Nissan Leaf等。但若採用交流馬達,要真正做到體積小、輸出功率大,也存在著一定的技術門檻。車廠決定採用直流或交流馬達,也同時決定了未來的電動車產品走向。選直流馬達,未來的產品一定是輕量化的小車;選交流馬達,就要面臨輸出功率的考驗。如何讓交流馬達體積小、功率大,還要運轉穩定、成本低,就是難題所在。」

採用汽油車平台的納智捷,決定朝大功率交流電馬達方向發展,也藉此與國際大廠的小功率電動車,形成產品差異化。李俊忠指出:「目前市場上最成熟的交流馬達電動車技術,就是ACP。ACP的交流馬達,在Luxgen EV+原型車上的輸出功率,已經有150kW,量產車輸出功率可達180kW,未來還會朝更高的功率輸出發展。再加上ACP的主要股東,是來自台灣,所以溝通起來很方便,很快就能建立發展共識。」

繼全球首款量產電動跑車Tesla Roadster與Mitsubishi的iMiEV先後上市,
以及只租不賣的Mini E進入消費者實測後,
國內自主品牌納智捷,也發出革命第一槍,發表首款電動原型車Luxgen EV+。
面對這一波電動車革命,納智捷手上握的是什麼牌?機會與挑戰何在?

搶進領先優勢,台灣只剩兩年

電動車比較表
電動車比較表

對納智捷來說,電動車更是切入全球汽車市場的破冰利器。「因為別人都在做小車,只有我們是MPV,別人要跟進反而都還沒那麼快。而且MPV是非常實用的車型,不像roaster這種雙人座跑車,只有有錢人才會買,MPV卻是一般家庭都需要的車型;所以我們是很有機會利用這個產品,去營造出台灣在電動車產業上的技術高度,進而創造出自主品牌的價值。」

李俊忠認為,就台灣在汽車電子產業上的領先,加上裕隆汽車在汽車製造上的專業與自主品牌納智捷的創立,以及ACP技術的導入,「台灣可以說是發展電動汽車的天堂,很有機會比世界任何其他地方都發展得好。」

「我們目前是領先,但是必須要持續地投入,才有機會持續領先。只要產、官、學界都集中心力來做,我們真的有機會做起來。但若在未來的兩年當中,台灣還是維持現狀,原地踏步,很快就會被國際大廠趕過去。」

李俊忠語重心長地表示:「這兩、三年,將是台灣發展電動車非常、非常關鍵的機會。過去汽油車發展了100年,台灣發展汽車工業50年,我們過去就吃虧在經濟規模有限、沒有自主品牌;今天好不容易全球汽車產業有機會重新洗牌,台灣目前是有優勢的;我們能不能投入更多資源,讓這個優勢繼續發亮、做強、做大,形成亮點,就看這兩、三年。要是錯過這個機會,只怕又要被這班電動車產業列車給遠遠地拋在後面。」

下載全文PDF Icon下載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