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欄 Column
高繼祖:迎接台灣第3 波大創業潮
胡湘湘
曾經,台灣是世界經濟史上的奇蹟,如今,面對關鍵的轉折點,聯茂電子副董事長高繼祖直指,第3波大創業潮即將來臨,唯有創新、創意,才能掌握這一波大創業潮,激發新的成長動力。
聯茂電子為PCB印刷電路板大廠,主要生產高階銅箔基板、膠片及多層壓合機板專業代工,曾因一場大火讓產線幾至停擺,卻成為轉機,如今已站上全球前5大PCB廠,高繼祖身為創業元老,更能體會創業16年來酸甜苦辣的箇中滋味。對於創新、創意帶來的創業機會,他呼籲「每個人一生都有一次創業機會」,機不可失,要積極把握。
「近一年多來,我研究全球經濟體經濟成長背後動能,發現其關鍵在於創新與創意,任一地區或國家在經濟成長之前一定是創新創意蓬勃發展」,與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是台大EMBA同學,專注於研究創新與創業的高繼祖樂觀表示,雖然現階段整體區域經濟成長仍在谷底,但他預估下一波經濟起飛的力道相當巨大,時間約莫在4 .5年之內。「雖然我們仍在隧道中,過程是艱辛的,但投資絕非在經濟起飛之後,因此,現在正是投資的絕佳時機」,高繼祖斬釘截鐵地說。
他細數,近60多年以來,台灣有3波大創業潮。第1波是1949年政府播遷來台,傳統產業如石化、紡織、鋼鐵產業蓬勃發展;第2波在1979年,工研院創立、新竹科學園區成立,高科技海外學人歸國創業,創造台灣高科技產業的「經濟奇蹟」;第3波創業潮則從現在到未來的10年,創業標的以知識經濟為主,包括網路、生技產業、電子商務等。
先談一下為何要創業?1997年與萬海威博士等人創立聯茂電子,經歷大火將廠房付之一炬,一切從頭來過,並因為找不到作業員,親赴第一線擔任作業員一個星期的高繼祖語氣堅定地表示:最重要的是可以透過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們,共同實現理想,這對一個人的人生創造很好的生活經驗,將來可以
在墓誌銘上好好地寫上一筆。
而要創什麼業?經驗來看,股市是一國的經濟櫥窗,反映國家的核心產業競爭力及創業機會。高繼祖舉例,如美國股市高價股分別為Google、Apple、IBM、Amazon等,這意味著網路、通路、軟體服務及金融服務等都是美國的核心競爭力。
從Apple身上可以看到過去15年來美國科技史。另外,也觀察到創新企業都集中非實體通路,如美國Amazon、中國淘寶網、台灣的PChome等,均有無限產品的通路,有成千上萬的產品在網路上隨時可以買到,電子商務改變生活及消費性。而IBM在10幾年前捨棄非核心業務,專注軟體服務,成為全球最大的軟體公司。美國股市股價200元以上大部分是高科技股。再來看看中國大陸,高繼祖稱之為「口腔期」的工業型態,由於高科技產業發展需要文化素養、民主自由、創新及人員流動率低等4大關鍵因素,因此,「中國不可能有高科技產業」,除非大陸高科技變成高價股,熟悉美、中產業發展的高繼組強調,大陸高科技產業要趕上美國,絕對起碼要一個世代。
至於台灣吸納美國科技業的養分,成為有效的供應鏈,從光學、觸控、IC設計等,尤其是聯發科,已經打破「一代拳王」魔咒,其他高價股還包括王品、晶華酒店等精緻餐飲業。未來20、30年台灣的生技產業發展是必然趨勢,從數十年來台股發展走勢,演進的過程愈來愈走向精密、科技能量深度愈來愈高。
從台大化學系畢業後,高繼祖原本的使命是要成為諾貝爾獎得主,到美國柏克萊大學念書後,受到矽谷創業風潮影響甚鉅,回台之後,在亞洲化學待了6年,就決定創業。對於高繼祖而言,要成為一名成功的創業家,必須有強烈使命感,並熱愛產業,賺錢並不是重要的選項,「要傾聽靈魂內在的聲音,清楚了解自己的使命感是什麼。我當時清楚的認知到,我要建立一個有尊嚴的國際品牌。」
創業成功,聚焦、差異化是不二法門,了解產品生命週期,莫在產業面臨成熟期或衰退期後投入,聯茂電子聚焦高階銅箔基板,推出無鉛、無鹵、軟性等基板產品,總營收從2000年10億元,到2011年超過200億元,每年呈現倍數成長,2012年成為全球前5大PCB廠。為專利布局,已申請專利185件,取得90項專利。為了擴充,將斥資20億元建造全球研發中心,根留台灣。
高繼組指出,台灣創業家最難的是「交棒」,他於2011年就卸下執行長,退居第二線,讓專業經理人「守天下」,16歲的聯茂電子現在挑戰是企業交棒、產品研發轉型及動態競爭力的提升,他2014年的企業願景是建立高階電子材料供應廠商,提升世界品牌知名度。因應第3波大創業潮,身為台灣工業發展研究機構的工研院可以扮演什麼角色?高繼組建議工研院可定位為「創業家培育搖籃」,成立「創業學院」,運用豐沛創投資金、優秀人才、工業研究基礎等,在生物科技、原料、醫材等方面扮演推手,帶動創業風潮。
下載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