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研院IEK Consulting《探新機:科技亞洲 產業創新》專刊發表記者會 公布2030年亞洲十大重點技術 人工智慧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關鍵

日期:2018/11/09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舉辦...(詳如圖說)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舉辦年度專刊《探新機:科技亞洲 產業創新》發表,盤點出未來亞洲十大關鍵前瞻技術。中間為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所長蘇孟宗,兩側為專家群。

區域經濟已成全球趨勢,亞洲更成為近年來經濟發展重點,為有效掌握未來前瞻科技發展趨勢,工研院今(9)日舉辦年度專刊《探新機:科技亞洲 產業創新》發表,盤點出未來亞洲十大關鍵前瞻技術;並結合「眺望~2019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自11月12日起一連五天,由工研院資深研究團隊及產業界專家齊聚一堂,以「從2019到2030,從臺灣到國際」為主軸,探討臺灣產業將面臨的契機及挑戰。

面對未來全球創新趨勢,工研院與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合作,首度針對亞洲進行2030 前瞻科技調查,透過向日本、新加坡、韓國、臺灣、中國大陸、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與印度等十個亞洲國家前瞻技術研發之專家及研發機構進行問卷調查後,提出未來十年亞洲最看重的Top 10 技術發展項目,並進一步與全球重點技術進行交叉比對。根據調查結果,可勾勒出亞洲2030年的樣貌為「乾淨而便利的人機互榮社會」,最重視人工智慧技術/機械學習技術,是國家發展重要關鍵;而先進醫學技術,包括基因醫學、細胞醫學、器官列印,以及針對氣候變遷所引起之減碳及再生能源技術等,則可能成為亞洲在2030仍難普及的重要技術。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表示,長期以來,亞洲國家在國際先進技術的研發一直佔有重要的地位,例如人工智慧與行動通訊技術等;中長期亞洲也擁有龐大的市場潛力,如中國大陸與印度等,未來可能取代歐美成為全球重要科技應用市場。有別以往以歐美先進國家為主的觀點,工研院率先於亞洲國家調查各國對2030年各領域前瞻科技的布局與影響,藉此了解亞洲與全球在中長期技術前瞻與市場需求之差異,並提出未來十年亞洲最重要的技術發展項目,期盼提供臺灣在科技研發布局策略上的多項借鏡之處,以科技創新帶動產業翻轉,進一步打造臺灣產業競爭力。

蘇孟宗進一步指出,為了成為臺灣產業最堅實的後盾,工研院不只聚焦在拓展前瞻科技應用市場策略,還要成為世界級智庫,協助產業掌握科技產業趨勢脈動。從2013年開始,工研院每年針對在未來五年內值得臺灣關注的產業與科技議題提出研究成果及發展建議,過去的主題包括:2013《逆轉勝:台灣先進製造的新動力》、2014《贏未來:形塑生活 引領創新》、2015《搶先機:物串心聯 網力全開》、2016《解問題:智慧創新 樂活城市》、2017《建永續:循環共生 創新經濟》。

2018《探新機:科技亞洲 產業創新》專刊 十大關鍵前瞻技術引領亞洲新未來

今年產科國際所的年度專刊《探新機:科技亞洲 產業創新》盤點出未來亞洲十大關鍵前瞻技術,分別是:人工智慧/機器學習、6G行動通訊技術、自駕車、區塊鏈、新能源車、服務型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固態電池、奈米科技、友善環境材料。

為了獲得亞洲國家之觀點,本研究針對亞洲地區挑選出十個較具代表性之國家,並依據國家發展程度與市場特性,分成兩個群組。第一個群組為「成熟市場」群,包含日本、韓國、新加坡、台灣與中國大陸;第二個群組為「新興市場」群,包含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與印度。調查方式為每個國家選擇具官方色彩之前瞻科技研發或研究機構,發放專家問卷,針對三十項全球前瞻技術的影響性、滲透率與投資優先度等六大面向進行調查與給分,加總後排序出亞洲地區2030十大重點技術。

亞洲側重生活應用型技術,國際則側重前瞻基礎技術

研究發現全球前瞻觀點較為重視突破型技術及醫療技術,亞洲觀點則較為務實,以生活相關技術為主,兩者明顯不同。在亞洲與全球共同點上,人工智慧與服務機器人是全球普遍重視之關鍵技術。在差異面上,則發現全球Top 10技術中,較偏向次世代的前瞻技術上,如下世代運算(量子運算)、下世代顯示(AR/VR)、下世代智慧機械(外骨骼)、下世代醫療(基因醫學、器官列印)等。亞洲國家的重點技術則著重在對人民生活影響較大的技術上,如基礎通訊、區塊鏈、交通車輛、環保材料、電池技術等。

根據亞洲地區所重視2030十大重點技術,可勾勒出亞洲2030年的樣貌為乾淨而便利的人機互榮社會。亞洲國家多布局人工智慧、機器人、次世代通訊等技術,促進產業升級與轉型,同時解決高齡社會缺乏勞動力與移動力的問題,以及提高救災能力,另一方面發展電動車和環境友善塑膠等技術,預期降低環境汙染對人類健康的威脅,也是受到關注的議題。

2030機器深度學習技術將成功應用於產業並促進社會發展
以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在三項主要指標上(「影響性」、「滲透率」、「投資優先度」)均遙遙領先其他技術,在亞洲Top 10總排名上居第一位,足見各國充分體認此技術對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性。亞洲工業化國家面臨人口結構老化、製造與服務勞動力不足等挑戰,為了維持產業與經濟成長,發展替代或輔助人力工作的智慧科技,是政府推動科技政策的動機。而新興市場雖需求大增,預期到2030年時仍對此技術掌握不足,需仰賴成熟市場的技術開發。

十年進化週期 2030年6G將滲透你我生活
行動通訊技術大約每十年演進一次,故預估2030年將進入6G時代,將結合5G行動通訊和衛星網路以達到全球覆蓋,讓行動終端傳輸速度達到11Gbps,並以滿足5G未能達到的各種生活應用與商業需求邁進。調查亞洲國家對於6G的投入,可發現6G對於先進國家、開發中國家亦均有非常大的影響性;在投入6G技術的理由中,經濟發展、社會是最主要的因素;在滲透度上,6G對於先進國家、開發中國家都一樣重要;在投資優先度上,先進國家明顯較開發中國家積極;在投資額上,開發中國家較先進國家多;整備度上則以先進國家較為領先。

人工智慧、感測技術成熟  2030自駕車時代全面啟動
調查結果也發現,亞洲各國均積極發展自動駕駛車,預期2030年路上的自駕車普及率將達到10%-20%,主要的研發集中在成熟市場群,由企業與政府攜手合作。亞洲發展自動駕駛車的原因除了產業與經濟發展外,社會問題的解決也是主要因素,如人口老化帶來的高齡駕駛、欠缺職業司機、城市塞車等。而使用電能或生質能等,以降低汙染排放為主要訴求的新能源車輛也將在2030年達到10%-20%的滲透率。

工研院六大策略方針建議 臺灣做亞洲科技應用生態圈的先行者

近幾年,全球化經濟已走向區域經濟整合,不但會直接影響各國貿易流量、資金流向以及就業創造,更會帶動全球產業鏈的重新洗牌。身為亞洲的一員,臺灣如何在區域供應鏈中掌握重要核心技術,是刻不容緩的重要議題。

有鑑於亞洲2030的 Top 10技術,均是亞洲各國非常重視、正在投入且即將普及的技術,臺灣具有深厚的硬體建設底蘊以及許多重點的產業生態系,同時又有人才的軟實力優勢,工研院提出「搶先機、活政策、聚焦點、解社會、助產業、定目標」等六大策略方針,建議臺灣應該成為亞洲科技應用生態圈的先行者或領導者,其擅長將適合亞洲的前瞻生活應用技術,不僅在國內能早期掌握,更能擴大影響力到整個亞洲生態圈市場。更期待亞洲各國能夠共組創新科技生態圈,藉由跨國合作發揮群策群力探索先機,創造全球產業的新藍海。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所長...(詳如圖說)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所長蘇孟宗主持專刊發表會。

【新聞連絡人】

工研院行銷傳播處 丁嘉琳
電話:+886-3-5912903
Email:tingcl@itri.org.tw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