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思維決定作為、想法決定作法 工研院志工培訓把「心」看向全世界
長期深耕公益志工培訓的工研院公益計畫,有鑑於「思維」與「想法」對志工服務的影響層面,重新檢視歷年志工培訓的方式,在2021年疫情爆發之後,積極佈署線上講座規劃,力邀國內3位公益卓越

- 工研院贈書 民雄薪傳二手書店添量能
前台北世貿二館館長黃金山於2014年提早退休,回到故鄉嘉義民雄,以個人積蓄成立「薪傳二手書店」,針對清寒及學業低成就的雙低學生做補救教學。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看到「最強館長」影片報導

- 蚵殼循環美學 體驗視覺辨識技術
臺灣蚵殼產業產值超過65億元新台幣,年產量20萬噸占全臺整體養殖業產值1/4,位居全球第6,造就嘉義沿海就業機會。工研院將循環經濟設定為「永續環境」應用領域的技術發展重點之一,為讓

- 全台校園防疫?偏鄉教育用科技、科技教育更靠近!
三級緊戒全台校門拚防疫,偏鄉學童少了老師,教育現場怎麼辦?
善用數位學習平台,鏈結綠能專家志工諮商團,滿噹噹的綠能環保科技教學影片,「2021公益兒童科技學習營」全台偏鄉學童宅在

- 與研究員有約 小尖兵動手玩科技
為推廣科技教育,工研院與高雄科工館合作建置「啟動創新實驗場」,以科技互動體驗,介紹工研院創新技術與背後的科技原理。每年寒暑假,工研院團隊將創新科技轉化為有趣易懂的科普教材,到科工館

- 科技抗疫破重圍 數位公益兒童科技學習營
結合數位科技方法與科技推廣教育理念,利用網路特性,營造便利且不受地點限制的學習環境,串連北、中、南及外島(金門)共11間學校線上連線,進行工研前瞻/新興科技分享,提供更多學童共同接

- 志工名人講座 拓展正向影響力
鼓勵院內同仁及社團投入公益,培訓種子志工協助其專業能力提升,邀請具影響力之名人進行經驗分享,拓展正向影響力。

- 公益兒童科技團隊 科技小旅行
本次是以主題式課程方式,從永續環境、循環經濟、智慧生活三大領域,引介各項創新技術與背後的科技原理,由研究員帶領國中生.探索工研院的創新研發,並透過深入淺出的實作課程,以智慧機械科技

- 工研院、科工館攜手 培育科技小尖兵
工研院與高雄科工館自2017年攜手打造「啟動創新實驗場」,充滿知識性與互動性的科技展示,迄今已吸引近10萬人次參觀。工研院將持續培育年輕學子,增加更多創新科技展示,成為全國高中以下

- 洞見未來高中營 啟發科技明日之星
工研院每年暑假舉辦「Meet the Future洞見未來高中營」,今年有來自中國化學會居禮夫人高中化學營、師範大學高中資訊科學營、清華大學科學服務社高中生科學探索營、清華大學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