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366期2022年09月號

出版日期:2022/09/15

正方形 Icon 專欄 Column

孔祥重: 臺灣應聚焦AIoT及製造業共通平台

口述╱工研院院士孔祥重 整理╱林玉圓

工研院院士孔祥重。
工研院院士孔祥重。

當今知識爆炸,光是AI人工智慧相關的全新論文,每年就有12萬篇。臺灣如何在這個狂潮中,憑實力勝出?在資訊科學界擁有世界級地位的工研院士孔祥重表示,AI是工具,終端應用才是學研的目標,因此應謹慎選題、鎖定利基,AIoT及智慧製造都是臺灣最有條件運用AI來開創全新境界的兩大領域。

IEEE Spectrum》雜誌今年4月引述根據史丹佛大學「以人為本AI研究院」(Stanford Institute for Human-Centered AI)的數據指出,2019年全球AI領域有12萬篇全新論文發表。光是2022年國際電腦視覺與圖型識別會議(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CVPR)就收到8,000篇論文,其中有2,000篇被接受。

這些都是很驚人的數字。為什麼學術論文如此爆炸?幾十年來, 論文發表的管道不斷演進,從最早的紙本的同儕評鑑期刊(Peer-review journal)、各校出版的技術報告(Technical Reports)到會議論文集;接著網路崛起,學術期刊紛紛電子化,管道變得多元;而學校、實驗室、個人也都成立自己的網頁發表論文。

AI論文爆炸 一年12萬篇發表

這樣的演進帶動論文發表的「民主化」,只要在特定領域具備基礎知識、勤於上網找資料,人人都可做研究發表論文,門檻變低。另一個就是「關聯領域不斷擴張」(Expanding Working Set),寫論文除了研究主題,也要了解關聯領域,但由於資訊爆炸,以往只須讀50篇論文就能熟悉所有關聯領域,現在可能要讀500篇。

半世紀前,我還是卡內基美隆的研究生,當時我要競爭的同儕很明確,只有柏克萊(UC Berkeley)、史丹佛(Stanford University)、麻省理工(MIT)和其他幾所學校的百餘名研究生和學者,把他們的論文讀完並不難;但現在世界變大了,全球有數萬優秀學者都是AI領域的專家,每天都有新的成果發表。

應用範圍廣泛 學研發展條件良好

AI論文數目如此驚人,主要有幾個原因。第一是應用領域既深又廣,創新機會特別多,近年包括電腦影像、自然語言處理、元宇宙、訊號處理等,都採用AI而有了具體進展。第二是發展環境良好,很多學者不藏私地把資料集(Dataset)公開發表,例如ImageNet和MS COCO數據集,讓大家站在同樣的基礎進行比較;同時很多頂尖的論文、程式碼、前瞻創意都是開源(Open Source),供大家自由取用,才能進步那麼快。AI領域也是最早採行雙盲同儕評鑑的領域之一,評鑑人看不到作者名字,作者也看不到評鑑人名字,就不會有偏頗和護航的問題,大家的競爭很公平。

因為AI學研有這麼好的發展條件,投入的人才也快速增加。我來舉個有趣的例子:2016年AIphaGo雖然打敗了棋王,但還無法策略性、邏輯性地解釋每一步棋法,所以2018年有份報告針對ICML and NeuriPS兩大頂尖AI國際會議的專家進行調查,問他們:對一些高難度的類似挑戰,AI何時可以超越人的表現?結果發現,亞洲AI專家比北美專家樂觀,認為AI超越人類表現的時間點提早44年。這些亞洲專家,絕大多數都來自中國大陸。

我自己也有相同的體驗。2014年我到中國大陸參加一場AI國際會議,會議內容基本上是沒有很多人聽得懂的,但現場被北京學生擠爆。回國後我問同事,為什麼中國大陸參加AI會議像去搖滾音樂會?當時我不懂,現在懂了,這些年輕人都是主動跳進來AI賽局,而且特別有熱情。未來全世界新生代的AI學者,包括臺灣和美國,都必須跟這些人競爭。

爭取頂尖期刊認可 競爭激烈

另一方面,AI論文的爆炸性成長,也讓大家拼了命想獲得頂尖國際會議或期刊的認可。這也有幾個原因:一是能見度更高、二是這些頂尖管道的同儕評鑑十分嚴謹且毫不留情,世界級的評鑑學者會點出:「你的方法論有何缺陷?你的創新為什麼沒講清楚?」立刻就能得知自己的研究品質和改進機會,收穫非常大。

儘管如此,被頂尖會議或期刊接受的論文,不一定是最前瞻或創新。主要這類期刊的競爭激烈,傾向採用具體量化的標準,例如AI模型預測的精準度(Accuracy)提高0.3%,肯定會加分。然而最具突破性的研究,通常沒有具體標準可循。十多年前,CVPR就曾拒絕很優秀的深度學習論文,會議主事者認為深度學習跟電腦視覺不相干。這告訴我們,即使你被頂尖管道拒絕,也不用沮喪,過半年再投稿,也許就會有好消息。

建立人脈、系統性整理、設定並聚焦目標

面對論文爆炸的時代,新的學術成果倍出,你永遠讀不完,同時還要面對激烈競爭,該如何因應?我建議下列3個方法。一是建立人脈圈,與同事交換最新情報,多參與學術委員會及研究小組活動,並追蹤頂尖的機構及學者,這些都有利掌握最新最熱門的研究方向和成果。二是有系統地整理。我自己有個資料庫,收集了600篇AI加速器的優質論文,並賦予關鍵字,可隨時參考運用。這麼做的好處是你會擁有宏觀的視野,一旦有新的論文發表,就知道它跟什麼題目比較相關,也更有利找到自己想要投入的角度,例如AI高效運算。

第三個方法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設定目標。AI研究有很多大題目會永遠存在,一輩子若能解決其中一個,就是很大成就。例如AI模型訓練,在數據方面仍存在很多限制,以前的資料和現在的資料不同,當新數據不斷出現時,如何克服模型訓練的限制,這是很大的題目。另一個值得投入的大題目是:AI的運算系統如何更有效率。

臺灣利基 AIoT及製造業AI平台

但我覺得臺灣最有條件發揮,且還可領先世界的AI研究主題,是以下兩個:

一是晶片驅動的AIoT(Chip-centric AIoT):臺灣的半導體實力,讓全世界想投入AIoT應用的人,都會前來臺灣,尤其是深具潛力的重要應用,例如無人機。在這裡指的不僅是無人機的機械構造,而是從資訊科學力出發,去研究以AI驅動的智慧無人機。這個題目值得做20年,但此時在大學幾乎沒人在做,臺灣若投入此領域,不會輸給先進國家。

二是產業用AI平台:運用AI協助製造業轉型升級。臺灣有密集的製造業聚落,聚落裡有很多都是已傳承第二代、第三代的中小企業,做得很成功但也面對挑戰。它們的附加價值不夠高、聘用的人才也不會太貴,結果就是只能做和以往相同的事,難以轉型升級。事實上,這些中小企業對AI都很有興趣,一些公司送了幾百個人到臺灣人工智慧學校來上課,但光是上課並不夠。以中小企業的規模,不可能自己建置AI系統,即使培訓了AI人才,還是無用武之地。

所以我們的任務就是,替每個產業聚落打造一個共享(Open Source)AI平台,做資料管理、AI建模等工作,再根據個別需求加上專有(Proprietary)功能,讓他們有系統有用,並協助維護。尤其未來很多製造業功能會導入AR/VR,更需要借重AI。

這樣的產業AI平台,需要多方的貢獻與合作。例如學校和研究法人可負責系統開發及維護、中小企業則負責提出自身需求;大型高階製造業也要參與,才能推動更先進的製造技術;而AI學校可協助教育訓練。由此可見,AI領域的許多工作是很有意義的,亟待我們完成。

AI像風火輪 助產業快速前進

臺灣傳統信仰裡的三太子,腳踏風火輪,跑得飛快。AI就像風火輪,可以幫很多企業騰雲駕霧,快速前進。Google執行長皮查依(Sundar Pichai)2018年也有類似的說法:「AI比火和電更重要,將徹底改變人的生活。」

從AI論文的爆炸可以看出:這是很好的時代,充滿各種機會,因此更要設定目標、將研究聚焦。期許大家切莫只是為了寫論文而寫論文,應以終端應用、產業提升做為AI的學研目標,在利基領域發展,我有信心,臺灣的潛力無窮。

下載全文PDF Icon下載全文PDF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