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研院攜手南山人壽發表《臺灣長照產業白皮書》 以需求出發 建立第一個本土銀髮產業地圖

日期:2021/09/15

工研院攜手南山人壽發...(詳如圖說)
工研院攜手南山人壽發布臺灣長照產業白皮書,期待透過產業與政府攜手合作,共創長照健康守護圈。(圖左起:工研院生活與生醫研究組張慈映組長、南山人壽范文偉代理總經理、商品精算暨數據管理陳維新資深副總)。

人口高齡化已成為國際趨勢,我國將在2025年提前邁向超高齡社會,屆時每五人中將有一位是高齡長者。為瞭解臺灣長照服務缺口,工研院攜手南山人壽進行臺灣長照產業白皮書暨調查(以下簡稱白皮書),並於今(15)日舉辦線上發布會發表白皮書內容。白皮書聚焦我國政府長照2.0政策實施後,銀髮族需求及產業量能的現狀盤點,進而建立第一個本土銀髮產業地圖,並對智慧長照產業趨勢提出了前瞻預判,期待透過產業與政府攜手合作,共創長照健康守護圈。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表示,隨著我國「長照2.0」政策上路,長照服務已逐漸形成新產業;另一方面,在AI人工智慧、5G、穿戴式裝置等新興科技發展下,銀髮產業未來將結合科技、物聯網,將被賦予更寬廣的定義,將傳統照護轉型為更有品質及效率的智慧照護。在高齡化進程加速下,預期國人的長照需求將在5至10年內有爆發性成長。工研院預估,臺灣銀髮產業產值在2025年將達新臺幣3.6兆元,潛在商機龐大。看好臺灣廠商具ICT解決方案能量,有潛力成為外銷利器,應拓展智慧化、自動化的智慧醫療體系,以內需帶動外銷市場進行方案輸出,並逐步擴大內需經濟規模。

臺灣銀髮族背負「長照開銷」與「家庭經濟」兩大重擔,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2019年臺灣有超過22%的家庭主要維持生計者為65歲以上成員,許多家庭仍靠銀髮族支撐財務收入。南山人壽代總經理范文偉表示,南山人壽長年關注高齡議題,面對快速膨脹的長照需求以及老年經濟壓力,致力推廣建立長照保障觀念,積極開發多元的長照險商品滿足國人所需。本次領先業界攜手工研院共同進行「臺灣銀髮長照白皮書」,即是期待深入結合產業與研究的力量,前瞻臺灣長照需求與趨勢,提出對國內長照產業的洞察,並為長照缺口提出解方,陪伴國人安心面對老化,因應長壽風險。

擔任計畫主持人的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組長張慈映指出,2019年臺灣需長照人口數達 79.4 萬人,2026年將快速增加至超過100萬人,銀髮長照需求將大量湧現。然而老化不只是健康、社福議題,需及時並且正確認知到銀髮潮的樣貌和影響範圍,政府及產業才能有適當的因應,對國內經濟發展亦是另一個契機。因此,工研院攜手南山人壽進行銀髮族長照服務供需調查,並由工研院協助篩選代表性廠商,先建立第一波名單,後續將再依據產業發展脈動,滾動收集並持續擴增廠商清單問題,逐步建立「臺灣銀髮長照地圖」,期以需求出發,釐清臺灣銀髮產業範疇,支援政府長照政策發展。

國人預期最快5年後將湧現大量長照服務需求、9成擔憂老年照顧問題

白皮書詳細分析了目前臺灣樂齡族群(55歲以上)及(35歲至54歲)青壯族群在食、衣、住、行、育、樂、醫療健康及整合平台等生活面向上,對於長照產業的政府政策認知程度及需求現狀調查。數據顯示,對於政府長照2.0服務申請規範瞭解程度,兩族群皆近4成,其中在35-54歲青壯族填寫「完全不了解」與「不了解」的比重合計達48.2%,顯示在提高民眾了解長照政策上,未來仍有相當大努力空間。

在「未來使用長照服務時間」的調查上,根據白皮書,超過9成受訪民眾擔心未來老年照顧問題。「補助金額不足」、「服務時間少」與「服務人力不足」,被認為是最需要未來長照政策需要補足的三大項目。此外,55歲以上樂齡族與35-54歲青壯族皆預期9.8年或9.6年內,自己或家人即有可能需要使用長照服務需求,並預期5~10年內需求將會快速大量湧現;只有約5%的樂齡族及青壯族認為身體健康,未來不需要長照服務。

國人最擔憂退休後的「居家安全」與「長期照顧」品質

進一步詢問退休後的老年生活狀況,35-54歲年輕世代族認為在老年退休後,預期主要會遇到的問題或困擾有:居家安全(55.5%)、長期照顧(48.6%)、居家照顧(48.6%)等;而55歲以上中高樂齡族則以居家安全(54.1%)、長期照顧(43.6%)、家事清潔(40.5%)為主;顯示國人在現有的居家安全設施與長期照顧品質上信心不足。

問及「是否會願意使用付費服務來解決上述問題或困擾」,調查顯示困擾程度與付費意願高度相關,並且兩族群在「長期照顧」的付費意願皆高,凸顯擔憂家庭照護人力不足的困境。35-54歲青壯族願意付費的項目依次為:長期照顧(47.7%)、家事清潔(30.5%)、營養餐食(30.5%)為主;55歲以上樂齡族則以居家修繕(44.5%)、長期照顧(43.6%)、交通接送為主。

超過六成受訪者有準備「老年準備金」,但認為需至少580萬元才夠用

在「老年準備金規劃情形」的議題上,受訪者中有預留老年準備金者超過六成,從年齡上區分,35-54歲青壯族「(是)有準備」的比例為61.4%;而55歲以上樂齡族「(是)有準備」的比例為71.4%,提升10%,年長者對於老年生活更有危機意識,更加有感。

調查還發現,民眾認為每年每月平均花費約落在3萬元至3萬5千元之間,但在老年生活預備上,受訪民眾認為平均應準備580萬元至600萬元才足夠因應付老年照顧生活,但民眾實際每月針對老年醫療及長期照顧的準備金僅約6千至7千元,遠不及預期需要準備的額度。

針對如何規劃準備金,調查發現不論是青壯族或是樂齡族,皆偏好透過購買醫療險、儲蓄、投資理財做準備;此外,調查也發現有近四成的青壯族群尚未開始準備老年生活預備金,原因是沒有足夠的收入可支配,亟待更加解方因應。

工研院解讀本次調查結果,認為面對台灣高齡化趨勢難以逆轉,因應十年內長照需求大量湧現,做好十年大計的準備,將是降低民眾擔心的最佳作法。可採取三策略:第一、善用各族群熟悉管道,協助民眾瞭解長照2.0各式方案;第二、因應可能需求,提早準備經濟、人力等各項方案解方;第三、瞭解長照2.0外的食衣住行育樂醫之生活需求方案。

此次調查也發現,需要長照服務與接受長照服務人數之落差待補足。依據衛福部資料,2019年臺灣需長照人口數達79.4 萬人,接受長照2.0服務人數達28.4萬人,新申請人數為18.2萬人,建議政府提早準備,兼顧以推動自費市場與政府長照政策合力滿足高齡需求。

展望未來,工研院指出,目前各國政府積極推動在宅老化政策,居家相關需求服務持續湧現,相較於以往僅聚焦在失能後的照護,如今則以「促進健康」為出發點,從健康預防與生活支援等類別切入,維持健康減緩老化並避免失能、以及維持日常生活品質的重點,相關產業未來成長可期。

本次「臺灣長照產業白皮書暨調查」是由工研院產科國際所以網路調查方式,透過線上調查平台,由樣本庫中篩選符合受訪條件之樣本,邀請填寫網路問卷,調查時間為6月21日至7月14日,調查地區為臺北市/新北市、臺中市、高雄市等四個區域,依年齡分為中高樂齡族(55歲以上~)、年輕世代族(35歲~未滿55歲)兩大族群,並依家庭所得分為小資中產(77-149萬)、中高所得(150萬以上)進行調查。

【新聞連絡人】

工研院行銷傳播處 丁嘉琳
電話:+886-3-5912903
Email:tingcl@itri.org.tw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