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369期2022年12月號

出版日期:2022/12/15

正方形 Icon 編者的話 Editor's Note

輕輕推向淨零未來

撰文/許淑珮

世界各國對抗氣候變遷的最重要會議――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 27)11月在埃及舉辦,會中決議設立「損失與損害(Loss and Damage)基金」,提供排碳不多卻在氣候變遷中受害的國家財政援助,可謂實現氣候正義的一大步;而烏俄戰爭導致的天然氣危機,也激勵了歐洲各國對再生能源、能源自主的意識,有助加快淨零腳步。

淨零排放攸關人類生存,減碳不只是國與國之間的協議,小至個人,大至產業、國家,都要全力以赴。作為臺灣實踐淨零排放推動藍圖的「2050淨零排放路徑」,就以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與社會轉型為我國淨零四大策略,其中「生活轉型」是希望透過全民的行為改變,從食、衣、住、行等面向,改變生活形態,落實低碳生活。

事實上,包括國際能源總署(IEA)在內的國際組織,都肯定消費者的行為改變,確實能促成重大規模的減碳。試想,生活中舉手之勞的行為,像是購買節能家電、零塑消費、食物零棄、低碳旅行等,都是透過從源頭端來減碳,沒有使用,就沒有廢棄,生活轉型可說是影響力深遠的減碳方式。
今年工研院的年度論壇「眺望2023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也以「淨零永續 x 產業趨勢」為主軸,帶出2023年各大產業的趨勢和全球布局策略。本期的封面故事,特別以能源產業、特用化學、車輛產業以及對能源需求甚大的半導體業為焦點,分析探討淨零趨勢對產業的機會與挑戰。

工研院年度研究專刊《IEK Topics》,更以〈樂淨零:綠色生活 你我同行〉為主題,首度調查國人的減碳行為。結果發現,民眾淨零永續行為的形成比率普遍偏低,尤其是18歲至24歲的年輕人;但在未來兩年內願意落實淨零永續行為的可能性是高的,可成為未來政府制訂政策或業者開發產品的參考。

要激發民眾的綠色行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塞勒(Richard Thaler)和法學家桑斯坦所提出的「輕推理論」(Nudge Theory),或許可以派上用場。透過適度誘因、鼓勵或提醒等方式,讓民眾更輕鬆地落實低碳行為。倘若淨零減碳變成一個「何樂而不為」的舉手之勞,相信多數民眾都會樂意響應。

在淨零永續的議題上,沒有人是局外人!氣候警鐘日益危急,比起大聲疾呼,溫馨的提醒、更友善的設計、社交互動的誘因,或許更能幫助人類早日達到淨零目標!

下載全文PDF Icon下載全文PDF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