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森路透東南亞與東北亞區常務董事Tony Kinnear特別親赴工研院頒發獎牌給工研院副院長張所鋐,慶賀工研院獲得此項殊榮,工研院是台灣唯一獲得此榮耀的研發單位,湯森路透肯定工研院是一個具創新研發力的組織,深具創新研發能量。
工研院研發的線上即時熱能分析儀,只需3分鐘內即可量測出完整的LED封裝元件熱結構,為目前國際上效率最高的熱結構分析儀,此技術並成功與LED自動化光電分類機台整合,研發出全球首套自動化LED熱阻測試設備,每小時量測速度可達12,000元件,等於每顆元件量測只需0.3秒,比傳統一小時在實驗室只能量測6顆元件,速度遠遠加快了2000倍!
奈米纖維濾膜使用特殊材料聚合加工作成複合膜,孔洞較傳統RO中層膜增加,可以穩定支撐最上層軟薄如蟬翼的Polyamide層;同時搭配所設計的複合層電荷,具有親水性,易於和水結合,因此只需低電壓操作進行水處理過濾,具高出水量、高選擇性及運作效率,能依不同用途使用進行濾膜材料調整,可有效分別去除水中鈉、鈣、鎂等金屬離子或有機小分子以及節省工業廢水及生活污水等高濃度水處理成本,實現廢水循環再生利用的理想。
工研院研發的「流體驅動緊急照明技術」,特殊設計的液旋式渦輪轉子,可以在水流通過時帶動內部渦輪葉片,擷取水柱的部分動能轉化成電能,立即提供電力給LED燈。例如,在室內消防灑水器上結合「流體驅動緊急雷射光源」,能依據各種不同室內空間需求,預先設定光線往安全出口方向投射。
工研院與日本早稻田大學及日商菊池製作所三方跨國合作,對本態性震顫患者進行輔具精進研究。工研院運用在輔具內嵌觸力感測貼片,隔著衣物偵測人的肌肉、姿勢、動作改變,透過早稻田大學擅長的上肢顫抖抑制機構設計,再結合菊池製作所快速金屬塑型技術,成功創造台日跨國合作模式,未來除可嘉惠國內民眾需求,也同步佈局日本產學界與未來高齡化照護與復健應用。
工研院研發的「OLED 表面電漿耦合增益技術」是利用兩層金屬夾有機材料的結構堆砌產生的平面型電漿耦合效應,讓長壽命、高效率的綠光材料可以發出藍光,有效取代藍光材料。使用工研院的PCOLED技術,不但能延長OLED照明的壽命20倍,還可運用現有OLED製程生產,加速產業化。